太阳与阳明并病,太阳症未罢者,从太阳而小发汗,太阳症已罢者,从阳明而下之,其机在恶寒发热而分也。 夫口、咽、目三者,脏腑精气之总窍,与天地之气相通者也。
此里症既急,当舍表而救里,四逆汤自不容缓。麻黄汤纯阳之剂,不可以治烦。
言伤寒脉症者二∶一曰太阳病,或未发热,或已发热,必恶寒、体痛、呕逆、脉阴阳俱紧者,名曰伤寒。弱者必渴,被火者必谵语。
阳明下血谵语,此为热入血室。得病六七日,当解不解,津液枯涸,因转属阳明,故腹胀不大便,所谓已入于腑,下之则胀已,宜于急下者。
发于阳者七日愈,八九日不解,其人阳气重可知。故立瓜蒂散,所谓在上者因而越之也。
阳明主里症之阳,阳道实,故以胃实属阳明。又曰∶“地之湿气,感则害人皮肉筋骨。